小镇规划

Town planning

梦想小镇区块划分

Dream town block zoning


规划理念

2014年8月,在省市区谋篇布局特色小镇、大力培育信息经济的大背景下,梦想小镇扬帆起航。梦想小镇位于余杭区未来科技城(海创园)腹地,依托未来科技城良好的人才和产业优势,抓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机遇,采用“有核心、无边界”的空间布局,其中核心区规划3平方公里;计划通过三年努力,成为众创空间的新样板、信息经济的新增长点、特色小镇的新范式、田园城市的升级版,致力打造世界级的互联网创业高地。梦想小镇内的互联网村、天使村和创业集市三个先导区块17万方建筑于2015年3月建成投用;创业大街4.3万方建筑于2016年10月建成投用。


互联网村

互联网村是大众互联网项目的集散地,位于梦想小镇东部,入口处为一个大型V字雕塑,寓意“当梦想插上翅膀,就能飞到无垠的天空”。互联网村建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新建的14栋办公建筑;二是由12个粮仓改造而成的“种子仓”。其中现代建筑层高控制在六层以下,建筑形式多样,外立面多以砖红色墙砖、色彩玻璃进行覆盖,充满现代感;“种子仓”则是由2006年建造的余杭中心粮仓改造而成。


天使村

天使村位于梦想小镇东南部,与仓前古街一河之隔。天使村重点打造和培育以科技金融为重点的现代科技服务业,鼓励天使投资,支持科技创业孵化链条搭建天使投资网络,探索互联网金融下的“研究院+孵化器+交流论坛”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同时引导社会资本,设立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产业发展基金,与创业投资机构合作筛选优质企业并跟投,引导民间资本不断向科技资本、创业资本、产业资本转化。

不同于互联网村独栋建筑和创业大街历史风貌,天使村建筑主要采用联栋的排布形式。中央位置为一处开放广场,广场两端为天使村主要通道。建筑层高控制在4-6层,拥有良好的天际线轮廓;外立面主要以白色墙砖覆盖,体现出更加严谨的氛围。天使村北部沿河地段经改造后,已形成一条滨水休憩景观带,十分适宜创客和游客们休闲观光。


创业集市

创业集市位于梦想小镇东南角,与互联网村、天使村、创业大街一水相连。主要聚集小镇商业配套,包括餐饮、住宿、娱乐、健身等。创业集市是由八栋连排建筑构成,建筑风格更偏向于现代都市风:三至四层的楼层配以大量落地窗,采光良好,内外通透。

同时,创业集市也引进紫金港创客空间、36氪、多牛、杉湖等孵化器企业,及多家互联网信息企业。


创业大街

创业大街是“梦想小镇”的二期工程,主要致力于移动医疗和智能硬件相关产业的发展。它是由一条880多年历史老街全新改造而成的地方,全部采用古建筑修旧如旧的方式,打造了4.3万方的具有江南水乡韵味的互联网众创空间。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创业大街一直延伸到互联网村,有两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即章太炎故居和四无粮仓博物馆,这在全国都是十分罕见的,这里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同时,老街已有眼见VR中心、朴器工坊、创客街、联想星云、连力麦创、百创汇、七维空间、溢思德瑞等孵化器入驻;芸台书舍、雷迪森品牌民宿、钱爱仁堂等特色业态也签约入驻。



小镇建设时间轴

Town construction timeline


  • 2014年8月

    启动方案设计

  • 2014年10月

    先导区块启动建设

  • 2015年3月28日

    互联网村、天使村、创业集市17万方建筑建成投用

  • 2016年5月

    获评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

  • 2016年10月

    创业大街4.3万方建筑建成投用

  • 2016年12月

    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 2018年12月

    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14年8月,在省市区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梦想小镇正式启动方案设计;2014年10月正式动工;2015年3月28日一起工程17万方的建筑建成投用。前后经历了160天,实现了梦一样的速度。

梦想小镇内的古街有880多年历史,保留了章太炎故居、四无粮仓等文保单位以及一大批古建筑,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景观质朴,但多年来陷于保护和开发的“两难”境地。特色小镇和众创空间的提出,为古街提供了除纯旅游开发、工业化带动或房地产驱动之外的另一条城镇化路径,即以信息化为动力,以人的城市化为根本的新型城镇化之路。为此,我们紧紧围绕人的需求,确立了“三生融合、四宜兼具”(先生态、再生活、后生产,宜居、宜业、宜文、宜游)的开发理念。在开发中充分保护自然生态和历史遗存,对文化底蕴进行深入挖掘,对存量空间按照互联网办公要求进行改造提升,从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功能的有机叠加、共生共融,让创业者进则坐拥城市配套、创业无忧,出则尽享田园气息、回归自然,造就一方“在出世和入世之间自由徜徉”的理想家园,成为田园城市的新典范。



余杭塘上

Yuhang ponds


梦想长廊是梦想小镇地标性的建筑,是小镇青春活力,科技新潮和金色梦想的印证。长99米宽6.6米(钢架结构)。着重用于展示这群有梦想的年轻人带来的梦想作品,以“中国智造”为中心,突出梦想小镇乃至中国智能产品的科技感和特色感。沿途将设置梦想基地、中国智造、五彩科技、未来已来和走向世界五个板块,汇集了机器人/智能中控、VR、AR体验、智能健康、运营辅助、智能出行等共百余件作品。



沿着长廊走一直往前走我们可以看到有一幢徽派古宅,它是从一位安徽古建筑收藏家手里收来的建筑,原砖原瓦搬迁到这里,名字叫做礼学堂,以后做茶馆,论坛的地方。



希望田野

Hope fields


小镇特意保留了这片田野让创业者尽享田园气息、回归自然。我们说:看得见风景,记得住乡愁。围绕着希望的田野,我们打造的是带有文艺气息的配套空间,正对面,左边是芸台书屋和右边是保利剧院,南北两侧分别是星巴克咖啡和肯德基,为创客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根据不同时节,我们会在田野里种水稻或油菜花。水稻与余杭塘上这一景点相呼应,寓意水到渠成。油菜花也寓意着来小镇创业的年轻人们非常有才华。



章太炎故居

Former residence of Zhang Taiyan


在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的南端,余杭仓前的塘河畔,曾经诞生过一位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家、思想家和超一流的国学大师。他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璀璨星空中一颗熠熠生辉的巨星——章太炎。章太炎(1869.1.12—1936.6 .14),名炳麟,幼名学乘,曾改名绛,字枚叔,号太炎,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生于斯长于斯的章太炎,自幼就接受祖、父、兄辈极其严格的汉学熏陶和排满抗清的教育。青少年时期就立下以天下为己任的鸿鹄之志。23岁后离家赴杭求学,后投身于推翻满清腐朽统治的运动,开始了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和学术生涯,成为“一身而二任”的革命家和学问家。他一生被清廷七次追捕、三入牢狱而矢志不渝,“并世无第二人”;他一生留下的四百万字的学术著作,涉及小学(文字、音韵训诂)、经学、诸子学、史学、文学、哲学、医学、佛学等,是中华文化宝库中弥足珍贵的财富;他一生弘扬国学,呕心沥血培养了一大批大师级的人才,在传统文化的薪火传承上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一生性行耿介,爱国情深,晚年还抱着病弱之躯奔走在抗日救亡的第一线……鲁迅先生曾经高度评价这位对其影响最大的恩师:“太炎先生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史上的还要大,战斗的文章乃是先生一生中最大最久的业绩。”

1985年文物普查时发现此地为太炎故居,因为仓前老街上的人都把这座老房子叫做“章六房”,据周围老人回忆,太炎祖上确为六房。85年之前,故居里开过旅馆、供销社、学校、税务所、搬运工会、食堂、供销社社员住房,一进还开过“培昌南货店”。85年发现之后,当时的余杭县政府拨款修复,1986年正式对外开放。并公布为余杭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又上升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又上升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共四进一弄,占地面积为68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

811平方米,前三进为晚清建筑,第四进为民国初年所建,每进的主体均面宽三间、硬山顶,呈纵向逐层推高,并由东侧过弄前后贯通,各进间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

2009年我们对故居进行了全面的维修和重新布展,在2010年6月14日,太炎先生诞辰142周年,对外试开放。2011年1月12日太炎先生逝世74周年正式对外开放。布展后的故居,前三进充分保留了太炎先生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场景,充分体现“请大师回家”这样一个布置理念,第四进作为陈列用。

故居的第一进为序厅,又称为轿厅,门口悬挂的“章太炎故居”这块扁额是原我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所题。轿厅西侧挂清式木挂屏二幅:一幅为毛泽东对太炎先生的评价,另一幅为周恩来对太炎先生的评价,我们新中国的领导人对于太炎先生的评价也是极高的。

第二进——扶雅堂。在一进和二进之间有东西二间厢房,太炎先生的外公早年教读小太炎的时候曾居住在此。大家看到扁额上的三个字是我们从上海书法家协会会长周慧君女士的书法作品中集字而来的。扶雅堂是章太炎家的堂名,意思是不入俗流,扶持正义。扶雅堂为章氏大家庭的公共空间。喜庆祝福、宴会宾客、文士雅集、乡贤聚首,常常在此举行。

第三进的过道东边是章太炎青少年时期的书房。“少时治经、谨守朴学”。外祖父朱有虔,父章浚对其进行严格系统的语言文字学方面的训练。章太炎异常刻苦,“读书精勤,晨夕无间”,对传统文化广泛涉猎,从而打下了深厚扎实的国学基础。可谓:陋室方寸小,国粹沃原深。西边就是太炎先生家的内堂。此屋为女眷或女宾聚会之处。女眷们喜玩麻将,尽管雀牌声声,不绝于耳,但章太炎神情专注,完全沉浸在与古人对话的世界里,居然丝毫不受嘈杂环境的影响。

走到天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长长的习字墙。太炎先生不仅是学贯中西的大革命家、大学问家,而且还是一位大书法家。太炎先生早年曾在此处每日晨起用清水在方砖上勤练不辍。晚年的章太炎还“时亦作字,每日辄写三四十篆”,可见青少年时在此练笔习字用功之深。这些篆书是从太炎先生的书法作品中集字而来的。大家可以拿起笔来感受一下大师练字的风采,尝试低碳环保的练字方式。

最后一进原来是太炎先生的大哥章炳森在民国初年所建,现辟为展厅。汉白玉像取自太炎先生青年时期的相片,“太炎先生像”为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所题。正上方“一代儒宗”是浙江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所书,取自于敬爱的周总理对太炎先生的评价。



四无粮仓

Former residence of Zhang Taiyan


余杭四无粮仓陈列馆位于余杭区仓前街道,占地5.34亩,展馆面积近2000平方米,袁隆平院士题写馆名,于2009年7月8日正式开馆,是一座集粮仓文化、粮油文化和粮食廉政文化于一体的专业陈列馆。目前是全国中小学爱粮节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浙江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省粮食系统传统教育基地和省党史教育基地。陈列馆内建筑为仓前粮仓旧址,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余杭四无粮仓陈列馆共分五个展区:一是四无粮仓的创建和发展历史展区,通过大量图片(珍贵历史照片)和实物(奖状、锦旗、书籍等)反映上世纪五十年代老一辈们创建全国首批“无虫”粮仓和“四无”粮仓的历史;二是粮食仓储历史展区,展示体验保存完好的地垄木板仓,并以建筑风格各异的粮仓复制品展示江南粮仓历史和漕运文化;三是农耕文化展区,通过风箱、水车、犁、耙、木榨油车等展示江南农耕劳作和粮油加工场景;四是粮油知识展区,展示各类粮油品种,常见储粮害虫标本和我国粮食统购统销时期的各类粮油票证;五是廉政文化展区,展示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廉政建设和粮食安全的论述和要求。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的上午8︰30至下午4︰30;每周一闭馆(国定节假日除外)。

联系方式:0571—88620181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0571-88722256